醫生的話
筆者作為物理治療師,會經常接觸頭痛或手腳痳痺的轉介個案。今天就跟大家談談,有時候頭痛的根源不一定在頭。
暴牙是其中一個牙科常見治療類別,不單止會影響患者的外觀,嚴重的暴牙更會影響他們的口腔健康。要有效改善暴牙問題,大家先要好好了解暴牙的類別。一般來說,暴牙可以分為三大類別,並能透過牙齒矯正及手術等方式改善問題。下文將為大家逐一拆解三大暴牙類別及相應的治療方案!
腳痛、不時一拐一拐,雖休息後好轉,但再次活動後痛楚又浮現?如果你有以上情況,必須提高警覺,這可能不是一般肌肉或關節疼痛,有機會是周邊動脈阻塞疾病。血管外科專科彭賢俊醫生說,此症分4 個階段,病情輕微的患者未必有症狀,但當病情惡化至最嚴重程度,患者可能會因為血管閉塞導致潰瘍或壞疽 ,最終可能需要截肢。醫生指出,身上任何血管,均有可能被脂肪斑塊堵塞,包括心臟或腦部,增加心臟病發和中風的風險 。
即使患上卵巢癌亦有不少治療方法可供選擇,但患者的最大挑戰往往是在治療後如何減低復發風險。研究顯示晚期卵巢癌的5年存活率低於一半,而復發大多於治療後首3年出現。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唐美思醫生表示:「為了減低復發風險,除了手術外,卵巢癌的一線治療亦包括系統性治療及維持治療。」
根據衞生署於 2020 年的登記死亡數目顯示,心臟病於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居第三位,因心臟病而死亡的人數佔香港總死亡人數約13%,當中以冠心病最多,佔心臟病的死亡人數近6成。心臟科專科陳智彬醫生指出:「冠心病雖無法完全根治,但及早發現及接受適當的治療有助控制症狀,亦能減少出現心臟病發等問題 的機會。」
腰酸背痛是非常常見的都市病,亦是香港常見長期痛症之一。腰背痛是第二大最常見因工作引起的疾病,也是最常見因工作而惡化的疾病,有10% 與工作相關的病例需請病假。本港研究發現約有 57.1% 的人口一生中至少有一次腰痛,而過去一年至少遭受一次腰痛的有42.1%,情緒和工作當然大受影響。筆者今日就講講痛症成因和復原處理方法。
眼乾症是一種常見的眼部問題,其主要原因是眼睛表面缺乏淚膜保護,或是淚膜覆蓋不均勻而導致眼睛感到乾澀。這種情況不僅影響著眼睛舒適度,還可能伴隨著其他症狀,如眼紅、畏光、視力模糊等,進一步影響我們的生活質素。眼科專科醫生為你解釋成因及治療方法。
近年不少家長都會帶孩子接受俗稱「箍牙」的牙齒矯正,但相信不少人對於箍牙都存有一定的疑問。兒童箍牙是否有黃金期?除了美觀外,矯正牙齒可以改善孩子的健康嗎?傳統牙箍及隱形牙箍哪一款比較適合兒童的需要?下文將為大家逐一拆解更多有關兒童箍牙的迷思及貼士!
中風可致說話困難及一邊手腳無力等嚴重問題,令生活質素大減。有研究指出,曾中風人士 5 年內再次中風的機率有近 2 成,腦神經科專科李至南醫生提醒:「患者可透過藥物及改善生活習慣預防再次中風,以免身體進一步受損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