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敏性疾病在全球範圍內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,包括食物過敏、濕疹、哮喘和鼻敏感等,在全球範圍內影響著數以億計的人。在香港,估計約有8%的人患有食物過敏,加上其他過敏性疾病,過敏問題已成為香港人常見的長期疾病之一。而致敏原測試可幫助我們找出導致過敏反應的物質,不過我們選擇致敏原測試服務時,消費者需要謹慎行事,以確保準確性和有效性。
健康專題
驚恐症發作和長期焦慮症發作時症狀相近,但控制手法不盡相同。最容易分辨兩者的方法是驚恐症一般沒有特定的觸發點,而焦慮症則較易找出發作原因。
驚恐症沒有觸發點的,而焦慮症會有特定觸發原因。另一點是焦慮症由壓力長期累積造成,發作時生理病徵會比較弱,心理則上會出現不安、緊張,並持續較長時間。亦會被視為創傷性事件的後遺。而驚恐症如上所述,生理症狀急速且強烈得有如出現生死猶關的病症。造成患者發作時心理上會出現恐懼感及瀕死感,同時會有強烈的失控和抽離感。發作時間一般只維持數分鐘至一小時。
子宮頸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。香港女性對健康意識高,但對子宮頸癌普查的參與度積極性較低,主要原因抗拒入侵性的檢測方法。計劃發現,85% HPV尿液檢測取得高風險陽性結果的患者,願意進一步接受抹片細胞檢查了解自己的宮頸狀況,相比HPV尿液檢測取得陰性結果的參加者,願意接受抹片細胞檢查的女士只有3成。尿液HPV檢測可成為子宮頸癌普篩的第一道防線。
筷子是華人社會經常使用的餐具,常見材質包括竹筷子、木筷子、不鏽鋼筷子、合金筷子、密胺筷子等;其中木筷子及竹筷子由於材質更吸水,香港氣候又偏向溫暖潮濕,因此較容易滋生細菌和黴菌。致癌物「黃曲霉素」更是常見於發霉的筷子上,如果長期使用發霉的筷子,更有可能誘發肝癌!所以,當我們發現木筷子、竹筷子出現毛邊、斑點或有霉味,就應該立刻丟棄;即使沒有異樣,亦建議每3 – 6 個月更換木或竹筷子。
濕疹是香港常見的皮膚病,每五人便有一人會在不同時期患上濕疹,估計香港患者人數高達一百五十萬人。但濕疹患者治療依從性偏低,導致病情反覆,有女患者更因此感染金黃葡萄球菌入血險死。濕疹關注組早前透過網上問卷成功訪問200名濕疹患者,分享不同治療的依從性及成效。
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(港大醫學院)公共衞生學院的團隊大規模分析逾440萬人的研究數據,結果確立紅肉攝取量越高,心血管病和二型糖尿病的風險亦會越高。例如每天每多攝取50克加工紅肉,心血管病風險可增加26%,二型糖尿病風險增加44%。東方飲食文化以穀物為主、多蔬菜少紅肉;相比西方飲食文化以紅肉為主、少攝取蔬菜和穀物,後者患上心血管病和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高。
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,中醫學對於食物的性質特徵有獨特觀點,其中包括了「四氣」和「五味」的概念。這些觀念描述了食物的氣性和味道,以及它們對人體的影響。透過深入了解食物的四氣和五味,我們可以更好地調節飲食,達到身心健康的目標。「四氣」是指食物的性質和作用,根據其特性分為寒、涼、溫、熱四種氣質。這些氣質反映了食物對身體的影響和功效。
牙齒健康整潔,是儀容的重要部分。但我們又有多了解牙齒的正確護理?想要一口潔白牙齒,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習慣有不少要點要注意。而口腔清潔上除了要選擇合適的牙刷和牙膏,配合牙線和漱口水來清走牙菌膜,面對不同的美白牙齒產品又該如何選擇?下面為您送上更多護齒心得。
【#健檢數據解碼 – 心血管】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嘅人士要注意!如果你成日出現胸痛、心絞痛或者呼吸困難😵,就記住要快啲安排身體檢查🧑🏻⚕️,關注吓自己嘅身體情況🔍。不過檢查還檢查,收到報告嗰陣啲數字根本睇唔明⋯⋯好亂啊🤯! #身體檢查 #心血管 #膽固醇 #酵素 #高敏度心肌肌鈣蛋白